038 見獵心喜的教授們
另一邊,寧為被孫主任領進了會議室。
當寧為走進會議室,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關鍵在于網絡時代最大的特征就是能把一件小事無限擴大,這跟管理層總是希望能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初衷相違背。
可以想象今天《nature》發(fā)布,很快江大學生揮斥方遒,駁斥史密斯的論文即將進入大眾視野。
當然,孔明德是希望這篇論文是寧為獨立完成的。
放眼世界,本科階段能發(fā)nature的屈指可數,大都還集中在頂級高校。
就憑這成績,不說別的,隔壁的華中科技還有臉跟江大爭北湖第一嗎?
“寧為同學,坐,不用緊張。你可以把今天當成提前預演一遍畢業(yè)論文答辯。不過在這次特殊的答辯之前,我還是要問一句,今天nature上發(fā)的那篇論文,你確定是自己獨立完成的嗎?”
“好!”
風格很直接,當然也因為現在時間本就禁不起浪費。
“我先提第一個問題,你是怎么想到把量子場的理論帶入到方程求解的。“
“史密斯教授的論文是從主要是從動量方程入手,數學中我們描述流體運動一般要用到歐式描述。歐式描述下的控制體分析,精髓依然在于流量守恒……”
這種答辯對于寧為來說非常輕松,無非就是將大腦里當初寫這篇論文時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重新梳理一遍。
雖然NS方程更多是解決物理問題,但數學畢竟是跟物理不同的。
前者會要給定邊界條件,后者則要分析普適性原理。
當然,對于本就是研究偏微分方程的教授或者研究員來說,卻是沒這方面困擾的。
所以在這場特殊的答辯進行了兩小時后,已經不是教授提出問題,寧為作答,而是大家就一個問題從不同角度展開討論,投影儀上那些寫寫畫畫的公式已經輪轉了不知道多少畫面……
畢竟學術答辯環(huán)節(jié),無法作假。